首页 > 侨乡侨社 > 慈善公益

《侨爱颂》记载华侨三十年捐赠史 37亿侨捐助力广州发展

时间:2013-03-19 来源: 【字体:

 洛溪大桥由霍英东先生捐出1000多万元人民币兴建,1988年建成通车,当时是亚洲同类桥梁之冠,有“洛溪飞虹”美誉。


    筹建广东华侨博物馆得到泰国华人大慈善家谢慧如,香港台山商会等海内外侨胞、港澳同胞等捐助建设资金1000多万元。


    广州力康养鸡场是广州最早的侨捐赠项目之一,也是华侨捐建的中国首个机械化养鸡场。由刘浩青、邓琨、许志俭三人捐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大海外侨胞在广州地区捐款共计37亿多元(人民币),侨捐项目3400多项,包括医院、儿童院、体育馆、图书馆、路桥、科教基金、艺术基金等等。他们的行为让人感动也值得被铭记。由广州市政府侨办主编,记载广州捐赠项目的史料图集《侨爱颂》去年底出版,旨在对侨胞爱心表示敬意与感谢。

    本版撰文:李梦瑶 吴美芬

    30年,37亿,3400多个侨捐项目,这是广州自1979年以来收到华侨捐赠的不完全统计数据。这些侨捐项目涉及科教文卫、道路交通、赈灾救难等方面,它们星罗棋布地散落在广州城各个角落。仅以交通建设为例,霍英东先生在番禺的捐赠项目就有:洛溪大桥、大石大桥、沙湾大桥等。可以说这些项目带旺了整个番禺,扩展了广州南部区域。

    华侨文化、侨捐文化也因此对广州的城市发展和城市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其他大都市不同,广州的城市文化里面有许多华侨文化的因素。”《侨爱颂》一书的副主编、广州华声杂志社社长林干认为,教育和医疗是现代城市文明最重要的两方面,这两方面也是华侨在广州捐赠最多的领域。“可以说广州市很多属于现代文明的东西,都是华侨引过来的。尤其是早期,他们通过捐赠向广州人弘扬了慈善文化,这对广州人性格中的爱心、互助的习惯形成也有很大影响。

    负责《侨爱颂》资料统筹的陈耿凡说,他们曾组织编撰过一本关于广州人文景观的书,“这些人文景观将侨捐的影响体现得淋漓尽致。实际上广州许多有标志性的东西都与华侨有关,包括整条沿江路,你看到最有特色的地方都有华侨的影子。”

    而在这30年间,侨捐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着变化。记者从广州市侨办获得的数据显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广州的发展程度较低,这一时期的捐赠主要用于路桥、学校和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到了九十年代,广州的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华侨捐助中经济项目就占了大多数;而2000年后,随着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提升,侨捐项目也开始多元化,捐款用于慈善基金会、高科技、大学的比较多。

    广州市侨办侨政处处长曾纯青对记者说,不仅侨捐项目随着时代而变化,捐赠者的观念也发生着改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捐赠人多在自己的家乡捐赠;到了后期,捐赠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家乡。“有些捐赠人是在广州做生意赚了钱,然后回馈社会。早期捐赠讲的是乡情、亲情,后期捐赠强调的是共赢和回馈。”

    而如此大规模的侨捐,如何妥善管理,做到钱物尽其用,符合捐赠者的意愿,也成为侨务部门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

    据广州市侨办工作人员介绍,在对侨捐项目进行普查中发现,的确有部分受赠单位出现了违背捐赠人意愿、挪用侨捐款物、随意改变侨捐项目公益用途等问题,更有侨胞向侨务部门反应,捐了钱却不清楚用途,没有得到过相关部门哪怕是一个电话、一封邮件的反馈。

    为此广州市政府在2009年颁布了《广州市接受华侨港澳同胞捐赠兴办公益事业规定》,在全国首次对受赠居间人的资格和义务进行了规范,明确了受赠居间人的资格、义务,并强调受赠居间活动不得赢利,以保证捐赠款项确实用于公益目的,实现捐赠人的愿望。该规定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广州市成为全省第一个以政府规章形式出台加强侨捐监管规定的城市。

    随着该规定的实施,近两年来,广州在侨捐领域实现了零投诉。林干表示,“现在广州地区侨捐的监管比较到位,相关项目也较为透明。”

    《侨爱颂》梳理三十年捐赠史

    记录广州地区侨捐项目的图册《侨爱颂》去年底正式出版,该书以2006年广州市侨捐项目普查的数据为基础,主要反映1978—2009年间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在广州的爱心捐赠项目。

    提及《侨爱颂》一书的编辑缘起,该书副主编林干说是受到其他地市的启发。“一次去汕头出差时看到了当地编纂的一本记录侨捐项目的画册,觉得广州地区侨捐金额大、项目多,也应该出一本。”

    “我们希望用《侨爱颂》的出版来向社会表达对捐赠人的敬意,另外也希望通过这本书来告诉广州的市民,你今天在生活中所享受到的各种便利,很大一部分是我们侨胞们爱心的贡献。”林干说,《侨爱颂》除了作为资料记录侨捐历史,更重要的也是褒扬了华侨的爱国精神。

    《侨爱颂》一书从筹备编辑到最终的出版一共花了近两年的时间。为了对广州市的侨捐情况进行准确的梳理,编辑人员查阅了广州市各辖区侨务部门的所有相关资料,“光是各种文件就看了几十万字,由于时间跨度大,资料核实费了很大功夫。”

    搜集完资料后,编辑们发现,由于30年间的捐赠项目和捐赠人数太多,如何进行取舍成为了一个难题:如果以捐赠数额来算,且不论“70年代的100万和今天的100万很难衡量”,一些侨捐项目的价值更是难以用金钱来衡量。

    林干告诉记者,最终他们决定以“广州市荣誉市民”为主线,从诸多捐助项目中筛选比较著名的编写入书。“评选‘荣誉市民’时,相关部门必须对其捐赠的所有款项、项目、实物进行确认,所以他们的资料相对是比较齐全的,而能够评上‘荣誉市民’,捐赠的贡献确实比较大。以此为主线就可以很清晰地将整个广州地区的侨捐状况大致反映出来。”

    但由于篇幅有限,最终收录的侨捐项目和捐赠人并不全面,这也成为编辑人员的一大遗憾,“比如说霍英东先生,他捐了400多个项目,有很多是对广州,甚至对整个广东省的贡献都很大的。但是你只能给他两个版,就只能放弃。”

    林干说,更令他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许多捐赠人的照片都无法找到,只能通过表格来标明捐赠内容,“人家做好事不留名也就算了,最起码你要让人家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嘛。”他也希望能有下一本《侨爱颂》来让全社会的公众了解、感受到侨胞们爱心的存在,让社会对慈善文化有一种感谢和敬意。

    华侨捐建中国首个机械化养鸡场

    广州力康养鸡场是最早的侨捐赠项目之一,建于1978年,原名为“广州市机械化养鸡场”。

    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内副食品供应紧张。“当时的鸡蛋凭证才能购买,想吃炒鸡蛋还要去大酒店才有。”林干说,广州市委曾为了让市民在春节吃上鸡蛋,专门花了60万美金从湖南购进一批创汇鸡蛋。

    刘浩青、邓琨两位香港实业家目睹这种局面,主动提出捐资42.8万美元,给国家无偿捐建一个现代化养鸡场,并邀请美籍华人许志俭先生负责技术管理。广州市委为此专门成立一个“养鸡办公室”,由该市委第一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

    据林干回忆,养鸡场初建时很艰难,“鸡苗是从美国引进的,但没有直飞广州航班,只能经台湾转飞香港,再从深圳转运到广州。”因为鸡苗的存活时间只有48小时,一路上更是不能出一点差错。

    上世纪90年代,力康养鸡场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养鸡场,最高峰时年饲养蛋鸡110万只,年产蛋量近万吨。“当时国内许多省份都专门派人来学习养鸡技术。”林干说,虽然由于企业改制等原因,现在力康养鸡场已经不复存在,但它作为中国机械化养鸡业的帮扶者,对中国鸡蛋生产事业有先驱性的作用,“是一个在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侨捐项目。”

    霍英东最满意的一次捐赠

    侨捐筹建穗科技资金

    著名实业家霍英东生前曾在广州捐赠无数,捐赠范围涉及教育、体育、交通、医疗等方面。但他认为捐献最满意、最成功的就是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

    据广东省人民医院前院长罗征祥回忆,上世纪80年代早期,霍英东因病到广东省人民医院求医,治愈后非常感谢医生。“我记得他当时拉着我问:‘老百姓在医学上最需要什么东西?’我马上说,需要好的心血管治疗条件。”

    当时,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治疗水平和设备很差,没有专用的手术间,每天只能做1-2例心脏手术。原英东楼筹建办副主任孙凤鸣回忆说,按照当时的条件,排队等做手术的病人有1000多人,就算不再新增病人,也得用3年才能做完手术。

    霍英东前后捐资4000万港币,在省人民医院建立心脏中心。因担心医院做不好,霍英东曾一度拒绝用他的名字为大楼命名。当时罗征祥向他保证,他的名字绝不会被人骂,才有了今天的“霍英东心脏中心”。

    如今,“霍英东心脏中心”每年收治病人1.5万余人次,门诊量达43万余人次,成为中国心血管病研究领域的三大中心之一。

    成立于1992年6月的广州科技进步基金会,是中国首家以社会筹集科技资金的科技基金会。

    为了成立基金会,时任广州市市长的黎子流亲自去找李嘉诚、何鸿燊等“大佬”“化缘”,然后,又由当时主管科技工作的广州市副市长刘念祖拿着黎子流的亲笔信,赴香港一一拜访一众企业家,反复向他们介绍这个致力于广州科技进步的基金会。

    刘念祖说,筹备组在香港的发动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收获,“第一个答应捐款的就是富豪何鸿燊。”

    在广州市科技进步基金会的成立庆典上,何鸿燊、李泽钜、李兆基、郑裕彤、郭秀萍、余宝珠这6位“大佬”当场承诺每人捐赠1000万港币。如今,他们仍然是基金会的名誉会长,每年都会认真审阅基金会的年报,并积极为基金会的运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20多年来,广州科技进步基金会无偿资助广州科技发展资金达8000多万元,开创了中国国内利用民间善款为科技事业服务的先河。基金会本金至今已发展到1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