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侨乡侨社 > 慈善公益

广东大一学生独立创办助学组织 多位海内外志愿者参加

时间:2013-05-08 来源: 【字体:

来自海外的志愿者和受助学生在一起。


    5年前,一个由广东商学院大一学生发起的山区助学公益组织,如今已成为覆盖中国20多个省份,逾百名“90后”在校大学生长期参与的公益平台,其中多位志愿者是海外留学生。一个由大学生创办、组成的民间助学组织,在不花学校和相关机构一分钱经费的前提下,如何存活5年?随着创始人毕业,其模式能否可持续发展?

    本版撰文:林海澄   吴美芬  黄金玉    摄影:吴美芬

    近日,大学生助学组织“小橘灯山区助学”刚刚完成新一年面向全社会招募支教志愿者的面试,志愿者累得几天睡不够觉。自2009年起,“小橘灯山区助学”这个由广东大一学生创办的助学团队,每个暑假都带领志愿者走进贵州山区义务支教,至今已经5年。

    视频面试海外志愿者

    “200多份报名表,来自北京、浙江、湖南、山东等20多个省份,其中6份来自美国和加拿大。他们的职业身份各异,有大学生也有老师,有媒体通讯员也有工程师。”今年暑假,小橘灯团队将在这200多位报名参加的志愿者中选拔出24名队员,组成两支队伍,到贵州省的坡柳小学和江由小学支教,给山区的孩子送去更新鲜的知识、更开阔的视野。

    “加入小橘灯,我们一起携手实现埋藏在心中的公益梦想……”在“小橘灯山区助学”的新浪微博上,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今年23岁的陈孟林,是“小橘灯山区助学”的发起人,刚从广东商学院毕业。2009年暑假,他成立了这个名叫“小橘灯山区助学”公益组织时,还是个刚刚走进大学校园的学生,成立伊始,他便联合广东商学院和广州大学两所高校的8名大学生,自费到贵州省贞丰县鲁容乡的江由小学开展支教活动。

    从小在贵州农村长大的陈孟林深知山区孩子读书的艰苦,读高中的时候他就萌发了回家乡助学的想法。“小橘灯山区助学”每年暑假招募一批志愿者到贵州山区小学支教,并通过网络向全国社会人士发出助学倡议,募集资金资助贫困学生。

    报名参加的志愿者都要经过笔试、面试,由于考试地点设在广东商学院,很多广东省外志愿者,特别远在海外的志愿者有诸多不便。志愿者们主动提出了一个颇富创意的办法——视频面试。

    “虽然在海外读书要参加国内的公益活动很难,视频面试也要克服时差等问题,但我们都愿意一试。”在美国读书的邹文韬是2012年小橘灯山区助学队员,接受采访时,他告诉记者,利用假日回国内山区支教,他更愿意选择完全由大学生组织的活动。

    从2009年起,小橘灯山区助学一共吸纳了50名志愿者,其中海外留学生2名,归国华侨1名,其他社会人士5名。他们以接力的形式,坚持4年走进贵州

    山区,在当地的两所小学支教,并资助了27位成绩优越的贫困学生,每位学生每年获得资助款400元,共计10900元。

    “尽管这数量称得上渺小,但他们的尝试和运作模式却值得关注,因为大学生们的努力体现出一种人人都能践行慈善,从自身情况出发践行好慈善的正确理念。”广东好人廖乐年评价说。

    两所山区小学 4年自费支教

    “也许你们无法在这短短的三个星期里看到什么明显的效果,但作为校长,我看到的是,孩子们向往知识,向往成为像你们一样的激情从内心慢慢被激发出来。”贵州省贞丰县鲁容乡江由小学校长韦雄这样评价大学生志愿者们的努力。两所山区小学,4年自费支教,这是陈孟林和队友们能够做到的一件小事,也是他们已经做到的一件大事。

    今年20岁的吴舒妍,是广东商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也是江由小学12人支教团队的“队长”。江由小学是少数民族布依族的聚集地,学生都说自己的民族语言,汉语基础差,学习吃力。走进贵州鲁容山区的第一天,志愿者就遇到了一连串“头疼”的问题。

    “上课时才发现,提前在城里准备好的课件山里娃听不懂;没上过英语课不说,连汉语拼音写对的学生都没几个;正规的音乐课、体育课对他们来说更是奢侈品……”吴舒妍说,队员们当即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将课件修改成学生们能接受的方式,并且将舞蹈、音乐、美术等课程开起来。

    支教期间,广东工业大学一位胖嘟嘟的男生黄书维,在江由小学开设舞蹈兴趣班,每天为20多名小学生教授现代舞。兰花指、弯腰、仰头……黄书维给这套自创的舞蹈起了个非常好听的名字——《荷塘夜色》。每天下午放学后,小学生们群情涌动,高兴得手舞足蹈。

    在江由小学,最让英语老师邹文韬头疼的是三年级的学生,因为学生没学过英语过于兴奋,他每次开始讲课,同学们都会在下面叽叽喳喳闹个不停。

    18岁的邹文韬是一个在美国读书的高中生,这种状况令他不知所措。没课的时候,他就跑到五年级的课堂去听课,看其他支教老师怎么教,还专门找到有经验的队员取经。慢慢地,他的课堂也变得井然有序了,“A、B、C、D ”学生们学得正欢。

    贵州是中国青壮年劳动力

    输出量最大的省份,也是留守儿童最多的省份。在成长的过程中,山里的孩子缺乏家长的陪伴和教育,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小橘灯山区助学队专门开展了一个“心理辅导”的项目。

    吴舒妍说,“虽然我们不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但是我们可以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倾听他们的心声,并给予一定的开导,这总比没有要好。”

    黄思虹告诉记者,在坡柳小学支教的志愿者专门开了一门生理课,为山里娃讲授卫生知识,帮助他们养成勤洗手、勤洗澡的良好习惯。

    山区小学学生辍学的现象很严重,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无法继续学业,也有不少学生因为成绩差而无心向学。而他们一旦辍学,大多数都会到东部城市打工,甚至有的女生小学一毕业就结婚生子了。

    “他们正值最美好的少年时期,看着这种情况我们心里很不是滋味。”志愿者吴舒妍说,正是在山区的所见所闻,让大家越发坚定了坚持。

    90后兼职赚路费

    自建队伍发起助学倡议、自掏腰包解决衣食住行、多方动员联系山区学校、独立创新开发

    助学项目……暑期支教的每一步,“小橘灯山区助学”走得都不容易。

    在坡柳小学,有一座墙面脱落光线昏暗的旧教学楼。施雪侨等12名志愿者组成的支教团队,就住在其中的两间教室里。没有床,他们就把被子铺在拼凑在一起的桌子上;没食堂,他们就把一间空房子改装成临时厨房自己做饭;没有菜,大家第一天就去山下的县城背大米和土豆。而在江由小学,陈梦思他们的支教团队住下的第一天夜里,大家就被巴掌一样大的飞蛾吓得浑身起疙瘩。因为停水,从村民家里背来的水只够煮饭,连碗都洗不了,他们经历过5天没洗澡,为了省水,大家吃完饭后要先舔干净自己的碗再用淘米水过一遍。

    陈孟林告诉记者,每年支教期间必需的交通费用、生活费用一直都是志愿者自掏腰包。在支教前,团队也会向一些企业和社会组织“拉赞助”,但仅用来给山区的学生买文具和买教学用具,团队的衣食住行从不花募捐到的款项。

    “第一年支教的费用,是我省下来的零花钱,第二年是兼职挣来的。”正在读大三的陈梦思,连续两年暑假都到江由小学支教。2012年,为了筹集支教的费用,陈梦思利用课

    余时间做了两份兼职,一份是在学校卖学习资料,另一份是帮商家促销饮料。

    “支教20多天,路费、伙食费再加上给孩子们带的学习用品,平均下来每人花了750多元。”说起大家支教期间的花费,陈梦思等连声说“很值得”。“对于在城市长大的我们来说,750元用在吃喝上,一下子就挥霍一空了。但用在支教上,不仅能让山区的孩子有一个难忘的暑假,对我们自己也是一次难以用钱来衡量的人生经历。”

    虽然在生活上大家都很节约,但在资助学生时从不吝啬。每年暑假去支教,小橘灯山区助学都会给学生带一些学习用品。陈孟林对记者说,“每次走访看到学生家徒四壁,只能趴在椅子上借着昏暗的灯光写作业,都觉得很心疼。我们再苦也比不上山区的孩子苦。”在没有“免费午餐”之前,由于路途遥远,学生们中午都不回家吃饭,肚子饿了就到小卖部买5毛钱的零食,口渴了就喝山上引下来的水。江由小学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自己的书包,平时上学都是用手抱着书来的。遇到下雨的时候,没有雨伞的孩子就拿一个塑料袋套着课本。

    “能来上学的孩子还是幸运的,有很多学生连小学都没毕业就要去打工了。”2009年,陈孟林在江由小学支教时,班里有一个叫做何全英的学生学习很努力,也很懂事。可是当他2011年暑假再回到江由小学的时候,刚上小学五年级的何全英已经辍学去了浙江打工。因为她的妹妹患了眼疾需要医治,而父母仅靠耕种养活家人,无力支持医疗费用。这让陈孟林觉得应该资助一些困难的学生。

    从2011年起,小橘灯团队每年都会通过向社会募捐资助一批家庭贫困的孩子,每个人每年400元。“我们能做的也就是这些小事,400元对于长期积贫积弱的山区来说也许改变不了太多。但孩子们需要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过度馈赠。” 陈孟林认为。

    “接力”支教不中断

    “小橘灯山区助学”采用的是一种“接力式”支教方式:每年定期招募新的志愿者,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保证队员的流动性不要过大。老队员负责招募志愿者和培训,将助学的任务传到新一届的手上才“卸任”。 新队员去贵州支教前都要和老队员有一个教学上的沟通,以保证助

    学活动的延续。

    确定这种方式之前,陈孟林进行了大量的调查。陈孟林发现,个人散兵游勇、游击式的支教,对孩子来说往往得不偿失。很多大学生支教一两个月后离开,孩子们学到的知识以及对支教老师的感情,常常被离别冲抵了。事实上,类似的大学生支教组织并不少,但往往流动性强,每批志愿者支教地点不同,时间不一,随着大学生的毕业,很多支教组织只维持两三年就消失了。

    过去4年,陈孟林每年都亲自负责志愿者招募,也每次都坚持亲自带队支教。而今年他毕业参加工作了,这种坚持只能中断,但陈孟林一点都不担心团队会因他毕业而解散。

    陈孟林发现,想参加支教为社会作贡献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了,小橘灯山区助学团队正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大学生有知识也有时间,但没钱;而社会上很多热心人士有钱却没时间。两者正好互补,如果结合,可以为助学公益事业作出很大贡献。”2010年,陈孟林决定把小橘灯的支教活动和助学情况放到网上,开展“一对一”的资助项目,除了招募长期志愿者,也吸引社会人士的参与。

    每年暑假,在支教之余,志愿者也深入走访学生家庭,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状况等相关资料,并根据这些资料确定要资助的名单,发到网上。捐助人在网上看到之后,再自行确定要资助哪一位学生。资助款发放以后,受助的学生要在一个结对卡上签字,表示所捐助的资金已悉数交到他的手里。第二年还要对资助过的学生进行回访,以将信息反馈给资助人这样“一对一”的资助方式,能够方便捐助人追踪资助款的去向。

    让陈孟林感到最意外的是,小橘灯山区助学团队放在网上的信息得到了很多社会公益组织的关注,他们陆续地加入并帮助开展山区助学活动。佛山的乐助会是最早帮助小橘灯山区助学团队的公益组织。2011年起,佛山乐助会的华姐每年都动员会友捐赠笔、本、书包、衣物、篮球、羽毛球、吉他、口琴等慈善物资,让小橘灯团队带去山区,还为每一个志愿者购买了保险。2012年“麦田计划”的负责人通过小橘灯山区助学团队得知,坡柳小学的学生都没有一本自己的字典,就给每一位学生捐了一本《新华字典》。

    监制:孙爱群 郎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