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侨乡侨社 > 今日侨乡

江门开平这个华侨小镇,何以频频被影视剧搅热?

时间:2023-07-30 来源:金羊网 【字体:

  “这电影里的老街看着真有味道”“让我想起我小时候玩耍的那条街了”……近日,电影《零号追杀》在某视频平台正式上线,该剧由任达华、安志杰等知名演员主演,精彩的武打场面吸引了众多观众。

  蚬冈老街。 蚬冈镇政府供图

  鲜为人知的是,这些武打场面的所在地就是江门开平蚬冈老街。三角街区的骑楼、涓涓的蚬冈河、充满民国风情的旧商铺……作为开平乃至江门曾经盛极一时的街区,这里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华侨的童年记忆。

  从历史上的“网红”街区到如今的天然影棚,蚬冈墟重新走进大众视野,背后有哪些独特的文化?这个侨乡小镇何以焕发新活力?

  随处可见的华侨元素

  蚬冈镇历史悠久,明朝此处曾设立驿站,蚬冈河故名“驿水河”。

  这个小镇还有其他更鲜明的标签——蚬冈镇户籍人口有1.8万,常住人口6000多人,但海外侨胞却有8.1万人,是开平市侨胞人口比例最高的乡镇。

  实际上,如果一个外地人漫步蚬冈镇,会发现这里的侨元素随处可见,可以轻易感受到深厚的侨文化底蕴。

  公开资料显示,蚬冈镇碉楼资源非常丰富,辖内有碉楼173座,其中“开平第一楼”瑞石楼、开平版“比萨斜塔”春一斜楼、“机器人碉楼”中坚楼、“大帽子楼”大中楼等极具特色。而瑞石楼所在的锦江里景区,正是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的四个申报点之一。

瑞石楼建成已有百年历史。 江门发布供图

  其中,最受关注的当属“侨心楼”,即被称为“开平碉楼之王”的瑞石楼,建成已有百年历史。这座石楼是开平楼层最多、建筑艺术价值最高的碉楼,主人叫黄壁秀。他长期在香港经营药材铺和钱庄,后来由于想念家乡,决定投入三万多港元在家乡兴建碉楼,工程历时三年完成。

  除了丰富的碉楼群,蚬冈镇还拥有众多侨捐建筑。包括蚬冈镇驿水河上的“仲安桥”,河畔的“道宵亭”和“机兰亭”等,都是华侨爱国爱乡的历史见证。可以说,全镇所有在用的桥梁,所有的新、旧学校,几乎都有华侨参与捐建。

  在蚬冈镇潭江水畔,可以看到一座造型独特的铁桥,这就是合山铁桥。铁桥从建成至今已有80年,历尽沧桑,是蚬冈镇乃至开平发展的历史见证。1983年3月23日,合山铁桥成为开平第一批重点(华侨)文物保护单位。

  在此基础上,蚬冈镇以“侨心”为主题,推出第一批 “蚬冈优品”,包括“侨心馆”“侨心楼”“侨心饼”“侨心粽”“侨心包”“侨心饭”“侨心蛋”“侨心果品”等十个系列。这些“蚬冈优品”命名中均有“侨心”二字,代表着华侨们留在蚬冈镇的心血结晶。

  同样以“侨心”为主题的,还有中坚楼侨心广场。该广场打造建设了“碉楼故事侨心馆”“旅南美侨心馆”“非遗故事侨心馆”“家国故事侨心馆”等七个不同主题的侨心馆,讲述了碉楼文化、侨乡历史与侨情、侨胞感人故事以及当地人文与美食文化等,是一座内容丰富的博物馆。

  别具风情的“天然影棚”

  无处不在的侨元素,造就了蚬冈镇独具特色的侨乡风情,也让这个小镇成为影视剧拍摄的天然“影棚”。特别是蚬冈老街,近年来已多次迎来各地的剧组。

  蚬冈老街是一条低调的民国风情街,位于开平的中部,占地面积88亩,始建于康熙年间,19世纪末开始繁荣兴旺,并陆续建造起了一栋栋中西风格融合的特色建筑——骑楼,这也是蚬冈侨文化的印证。

  有人说,这里仿佛是一条时间被定格在上世纪的街道。墟内的店铺沿着蚬冈河岸长堤而设,一排排骑楼鳞次栉比,牌楼式的屋顶,红色的木框窗户,厚重的铁笼拉门,斑驳褪色的残垣,处处彰显民国时期岭南地区中西结合的建筑特色。旧墟原汁原味的老街和各种年代感十足的招牌,吸引了许多剧组前来取景拍摄,包括热门影视剧《狂飙》《老家伙》《我的青春爱过你》等。

  以黄氏宗祠为例,该宗祠兴建于清代嘉庆元年(1796年),建筑面积999平方米,三进天井两厢房,正厅梁脊四角八耳,建筑工艺精致。

  在蚬冈,当下还流传着黄氏宗祠“一品夫人”的故事:黄氏祖宗黄源琛的妻子米氏太夫人,是一位民间医生,因治好病危的皇后而得到皇帝九品稻谷的赏赐,黄源琛顾及天下百姓温饱,只要了一品,皇帝便赐予米氏“一品夫人”的称号。

《狂飙》剧照。

  正因为如此,电视剧《狂飙》在蚬冈侨旧墟取景拍摄,旧墟中的黄氏宗祠在剧中被改造成高启强的“大本营”——福禄茶楼,如今已成为不少游客的网红打卡点。

  《零号追杀》在蚬冈镇取景,原因也大同小异。因为电影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国外,为了更好地呈现电影画面,剧组对蚬冈墟进行了小范围的“升级改造”,在街道和部分房屋上装上了五光十色、各具特色的广告牌及灯光设备。这也让蚬冈墟焕发出新活力,吸引大批市民、游客到现场“打卡”。

  作为电影主要演员之一,安志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零号追杀》是他第一次到江门拍摄的电影。他认为,江门的影视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古建筑保留得很好,为电影加分不少。

  由于各路剧组都过来取景,蚬冈镇甚至还吸引了香港五邑青年总会组织调研团前往这里进行电影资源调研。公开报道显示,调研团对蚬冈镇的特色资源给予充分肯定,其中香港导演周柏康更是表示,蚬冈镇侨旧墟文化特色浓厚,非常适合作为侨文化影视作品的拍摄地点,有望成为港澳青年从业人员眼中的“天然影视库”。

  凝聚侨心的“集体家书”

  如果说,碉楼、骑楼是波澜壮阔的侨乡历史投射在蚬冈镇的时光印记,那么侨刊则是凝聚侨心的“集体家书”,忠实记录了侨乡海内外交流的点点滴滴,是侨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

  据统计,目前开平共有侨刊乡讯21家,是全省侨刊数量较多的县级市之一。如今,开平每年出版58期侨刊,向海外及港澳台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6.5万册。

  在蚬冈圩社区旁,华侨捐建的仲安桥桥头,建有一处侨刊侨心馆。该馆是在原蚬冈镇启新体协楼的基础上改建而成,重点展示有百年历史的侨刊《新民月报》。

  《新民月报》创建于1919年,为了传递家乡消息,由当时蚬冈坎田莲子里旅美乡贤周松柱先生发起,联合启新校友新学界名贤,东和里周文选、周梅羹、周裕芳、周庚锦等人创办,向海外侨胞汇报家乡的喜庆义事和家乡的教育事业,体育文娱盛事等,得到海外华侨的喜爱。

  其后,在广大的华侨热心的支持和捐资下,《新民月报》不断发展。这本“集体家书”,对乡村修桥造路,提升村容村貌,维修凉亭闸阁、新旧祠堂及兴建学校、医院、公园、农村水塔等推动侨乡的建设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公开资料显示,由于种种原因,《新民月报》曾于1965年停刊,1981年复刊。1981年复刊前,《新民月报》编印侨刊89期,复刊后编印侨刊120多期,目前仍有7名编委在无私奉献,为华侨服务。

  如今,《新民月报》已走过超过百年的光辉历程,成为海外侨胞与家乡联系的精神纽带,在流金岁月中薪火相传。它记载了蚬冈镇的光辉历程,搭建海外侨胞传递乡闻家讯的桥梁,成为侨乡联系海外华人华侨的精神纽带,承载了蚬冈的百年侨乡文化。

  今年5月,为纪念广东侨刊乡讯创刊115周年,由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指导、广东省期刊协会主办的首届“广东百年侨刊”证书颁发仪式在广东华侨博物馆举行,全省共有14家侨刊乡讯获此殊荣,开平独占五家。其中,《新民月报》成功入选,被授予证书和光荣匾。

  随着时代的发展,侨刊所承载的作用也愈发丰富。但当人们打开发黄的纸张,不难发现,这些薄薄的侨刊依然散发着穿透时空的家国情怀。时间赋予文字永恒的力量,蚬冈镇的侨乡故事仍将持续被记录、被流传。

  参考文献

  [1]《江门开平蚬冈镇:以“侨心工程”凝聚力量推动发展》中国侨网,2022年6月15日

  [2]《打造蚬冈侨心系列优品 讲好新时代华侨故事》中国发展网 2022年10月30日

  [3]《寻迹侨史:穿越百年骑楼 感悟先辈荣光》南方日报 2022年12月12日

  [4]《我国首个华侨文化世界遗产:开平碉楼里的乡愁》 封面新闻 2021年9月6日

  [5]《蚬冈镇深挖资源实施“侨心工程” 建设“魅力侨镇”凝聚侨心侨力》 江门新闻网 2022年8月17日

  南方日报记者 董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