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侨乡侨社 > 今日侨乡

“百千万工程”・侨房新韵丨家园的守望者

时间:2024-01-16 来源:中山+ 【字体:

  岐江河在南区的西面缓缓流过,宛如流淌而逝的时光。

  此地是香山的发源地之一。《香山县乡土志》有载:“香山民族,自汉陈临家居海岛,奋志不同蛮俗,子孙胜于岭徼开化之迹,兹为最先”。有人考证,此中所指的“海岛”和“岭徼”应是五桂山西麓和北麓,即南区和东区一带。再据“先有三涌 (沙涌、福涌、库充),后有铁城(石岐)”之说,南区的福涌应该是香山最早有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

福涌村宝善坊10号。

  南区的民居大多面向西面的岐江河,背靠东面的五桂山。西流瑞水,紫气东来,左青龙,右白虎,古老堪舆学说在这一方土地上得到了印证。

  根据当地记载,早在几百年前,南区的先人已懂得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屋前屋后种果树,各村皆有风水林,荫庇着后人,守护着村落。

  我们曾经在风水林的山坡上瞭望村落的背影,在那一片低矮的砖瓦房群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碉楼,青黛色的身影,高大挺拔。

沙田村西安下街31-32号。

  碉楼并非完全拷贝自西方建筑文化中的碉堡,陈泽泓在《广府文化》中指出,碉楼的雏形可见于广州东汉墓出土的陶屋中的坞壁四角角楼。《广东新语》指出,明末清初时,在广东的平原地区也常见高耸的方形碉楼,用作瞭望和防御,在形制与功能上与后来的碉楼区别不大。

  据不完全统计,中山现存的碉楼建筑有404座之多,最早建于清代光绪年间,大多数建于民国时期。南区内共有碉楼37座,拆毁了5座,现存32座。其中,寮后村是碉楼最多的村落,现存碉楼12座。

  这些碉楼主要是为防御外侵,保护家园而建,但也具有居住功能。

  清末民初,侨民或汇钱回乡,或回乡置业,娶妻生子。这些归侨、侨眷经常成为土匪的目标。甘建波指出,民田区和沙田区早期建成的碉楼,主要用以“抢明火”和“护沙”防盗,一般由“更夫”或民团把守。华侨捐款自建的碉楼则多为方便其家人屯粮或收藏金银细软,一遇匪情,便躲进小楼成一统。与此同时,为抵抗外侮和国内战乱,中山境内几乎家家防盗、村村建有民团。

  甘建波认为,中山的碉楼与台山、开平等地的有所不同,前者建筑规模较小,建筑的风格也较为简单。大部分碉楼与其平时的起居室连成一体。虽然看似封闭,但碉楼的设计仍讲究冬暖夏凉,纳风采光。在一些碉楼的建筑装饰上也运用了一些岭南艺术或旅居国的西方建筑元素。碉楼内以木楼梯上落,每层楼设花岗岩石砌成的枪眼。上层设天台瞭望台,内部不作任何修饰。

  南区的碉楼以青砖、水泥沙石混凝土夹层结构为主,固若金汤。据说,1946年,渡头村恶霸雷洪与竹秀园村土霸郭扩发生利益纠纷,两个黑老大进行了一场火拼,尽管雷洪用枪和手榴弹攻击竹秀园的民团碉楼,也只炸掉其表面一部分三合土土层,留下几十个枪眼而已。

  走近碉楼,你可感受它的朴实与敦厚。碉楼多为三四层,最高不过五层,拔地而起,外观朴素。进入碉楼,可见墙体往往厚达一尺,往里望去,那是一个幽深神秘的空间,门禁重重。楼下设置厚重的铁门,楼内各层楼口还设有铁板拖拢,楼层地板有木质,也有水泥。如今,碉楼的主人及后代多旅居海外,有的被主人遗弃,有的为亲属代管,有的则成为外来务工者的出租房。

沙田村连安中街9-10号。

  在一群方形碉楼中,沙田村口的民团碉楼是南区碉楼中最具特色的一座,呈圆柱形状。寻访当日,我们向其邻居打探其来历,却问不出个中缘由。关于它的那一段故事,似乎已经湮没在人们的健忘中。黄昏靠近,那圆润的剪影逐渐黯淡,模糊于我们的视线中。可它们并没有消失于时光的流逝中。它们仍在守候,守护着家园的历史,期待着游子的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