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侨乡侨社 > 今日侨乡

珠海唯一 三灶入选首批广东森林小镇

时间:2017-12-15 来源: 【字体:

    三灶镇计划投入建设资金1.3亿元,2020年将全面建成岭南水乡型森林小镇。南方日报记者 关铭荣 摄

    一路沿着岸堤小道,行走在三灶黄绿背休闲公园,看着岸边繁花倒映在碧绿的水面上,“天色、花色、水色”融为一体,这是不少三灶人周末出游的方式。未来,按照森林小镇的发展规划,三灶镇将重点打造类似这样有山有水的生态休闲场所。

    近日,在广东省绿委办主任暨部门绿化和森林小镇建设座谈会上,三灶镇与全省其他37个镇一起,正式接过广东省“森林小镇”认证标志,成为首批广东省森林小镇,这是珠海市唯一入选的小镇。

    据介绍,今年8月,三灶镇政府联合广东省岭南综合勘察设计院编撰完成了《广东省金湾区三灶森林小镇建设规划(2016—2020)》(以下简称“规划”),计划打造北部田园生态保育区、中部现代城镇生态功能区、西南部山水绿肺生态控制区和滨海风情生态拓展区4个主要功能区。三灶镇计划投入建设资金1.3亿元,2020年将全面建成岭南水乡型森林小镇。

  做好山水文章沟通“山林海”景观联系

    三灶镇地处珠江口西岸,森林、绿地、湿地资源十分丰富。林地面积达到3511.4公顷(约5.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2%。其中,生态公益林2353公顷,占林地面积67%。“三灶镇要打造森林小镇,有着良好的基础和丰富资源。”三灶镇委委员赖军卫表示,目前,整个三灶镇区绿化率为38%,村居绿化率35%,人均林地占有面积0.4亩,达到了森林小镇的必备指标。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三灶镇入围广东省首批森林小镇,明确提出要以岭南水乡为特色进行打造。这对于三面环海,拥有江、河、湖、水库等水体以及湿地和海岸,整体水系发达的三灶来说,其资源发挥的空间十分广阔。

    按照规划的总体目标,三灶镇将打造森林生态体系建设、绿色生态水网建设、森林人居环境建设、森林生态旅游建设等工程,完善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岭南特色水乡风貌,重构绿色生态水网,将三灶建设成为具有独特乡土情怀与人文气息的岭南水乡型森林小镇。根据规划,三灶森林小镇的建设将投入1.3亿元。

    在空间布局上,三灶将构建“连山通水、水岸渗透”的山水景观格局。以水为脉、以路为网,形成“山、河、湖、海、城”交相辉映的布局,建设成为林水相依、生态廊道相连、镇村绿化镶嵌的森林生态体系,可概括为“一核、两屏、三廊、多点”。依托“拦浪山—茅田山—轿顶山—木头冲水库”形成的“三山夹一水”和“观音山—大岭山—水禾坑山”形成的“三山抱镇区”两大生态绿屏,丰富森林水乡特点,提升镇区中心绿化水平。同时,利用城镇干道条件,沟通“山、林、海”之间的景观联系,打造湖滨路、金海岸—北排河、金海路、机场西路和虹阳路生态廊道,塑造成为“三横两纵”的城镇生态廊道系统。

    调动村民积极性引入专业力量参与护林

    近年来,三灶镇积极开展林地确权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确权到村民小组甚至到户。“三灶的林地主要分布在7个村居,有了产权证后,山林有了‘主’,管养维护的责任更加明确。”赖军卫表示,按照生态林相关政策,林地所属的小组或村民每亩林地每年可领取约15元的经济补贴,这也充分调动了他们管护山林的积极性,“保护山林、人人有责”等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同时,我们还鼓励优先发展农林生态产业,积极培育当地特色农产品等绿色生态产品,开展森林客栈民宿、农业体验等生态惠民增收活动。”赖军卫表示,三灶将重点引导农民发展林下种植产业,如种植中草药、茶等。

    要管护好一片山林,既需要调动村民积极性,也需要专业力量的介入,实现多方共治。防病虫害、防火、绿化造林、日常巡视维护等一样都不能少。赖军卫介绍,仅过去5年,三灶镇用于日常林业维护、绿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已接近2亿元,并建立了由专家和扑火队员组成的专业队伍。

    为推进森林培育,三灶镇积极开展乡村绿化美化建设,实施“万村绿”“义务植树”工程,每年新种植生态林树苗达到8000棵到1万棵。同时,实施生态景观林带养护工程,封育管养面积共2000亩。

    为促进林业物种的多样化,三灶镇还将进一步推进实施林分改造,计划每年改造林地面积1500亩到2000亩。同时,规划增加市县级生态公益林面积1000公顷,确保生态公益林达到林地面积的67.31%。目标是到森林小镇建设的规划末期,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5%;公共绿地分布均匀,市民出门500米有休闲绿地,人均公园绿地大于11平方米。

    拟打造一批水乡生态公园

    为进一步推进森林小镇的建设,三灶镇将以生态公园等重点项目为抓手,完善辖区内的生态景观等休闲设施。目前,多个公园的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

    大门口水道湿地公园是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项目。该项目拟将大门口水道打造成为集山、田、河、海等景观资源为一体的滨海湿地公园。据介绍,该公园总投资达9000万元,建设范围约900亩,目前已完成40%的建设进度。

    金山公园(金湖湿地公园)位于金湾航空城核心区,未来将成为典型的城市中心绿地。以新城绿肺为设计目标,整个公园的绿化率将达到87.25%,仅公园的中央大草坪面积就达3万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金山公园还是珠海市第一个“海绵公园”。公园在建设中利用雨水花园理念,用透水混凝土和透水砖打造路面,下雨时可做到净水、吸水、渗水、蓄水。赖军卫介绍,该项目系吸收社会资金进行投资建设,目前已完成了吹填工程。

    此外,观音山森林公园环绕山体的路径规划设计已经完成,总长度约10公里,投资额达3000万元,目前已开始进入施工阶段;茅田山公园建设规划方案已按流程进行申报;拦浪山公园也将根据其本身的雏形,在原有登山路径的基础上进行提升,添加如凉亭、石凳等设施,为市民打造设施更完善、游玩休闲更便利的休憩场所。白龙河尾滨水区还将结合滩涂地质改造工程与航空城配套服务中心的建设,引入海洋水系,塑造滨海功能区,实现构建“航空小城”的城镇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