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华侨华人合作交流系列活动 > 媒体关注

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 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献计献策

时间:2018-09-28 来源:广东侨网 【字体:

19日,海外侨胞助推“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合作交流会在东方宾馆举行

与会嘉宾认真观看“海外侨胞港澳同胞与广东改革开放40年专题展”

  文/谭铮 黄丽娜 侨宣  图/汤铭明 陈雄

  40年改革开放,40年地覆天翻。广东借助毗邻港澳、华侨众多的独特优势,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一直前进。广东是中国最大的侨乡与侨务大省,3000多万粤籍侨胞,分布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海外侨胞总数的一半以上,省内约有8.8万归侨、3000多万侨眷。

  40年来,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大力支持、积极参与广东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给广东带来大量的资金、先进的技术、高端的人才、现代的理念、广泛的关系,极大推动广东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是广东40年变革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站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起点,广东省侨办和各级侨务部门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进一步维护侨益、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推动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我省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作出新贡献。19日,在广东省侨办主办的华侨华人合作交流系列活动中,海外侨胞、港澳同胞聚焦改革开放40周年、“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大主题,展开讨论。

  1

  站在历史新起点

  海外侨胞港澳同胞

  助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

  19日,近300名海外侨胞、港澳同胞代表从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分赴广东,参加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主办的“海外侨胞助推‘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合作交流会”。

  改革开放40年

  海外侨胞港澳同胞贡献巨大

  今年是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和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开局之年。在过去40年发展的过程中,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给予了广东极大的支持。海外侨胞、港澳同胞以实际行动引领了广东改革开放的潮流。中国首家“三来一补”企业——东莞太平手袋厂,首家中外合作电子企业——广东光明华侨电子工业公司,首家中外合作五星级宾馆——广州白天鹅宾馆等多个“全国第一”,都是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投资兴办的,他们成为广东改革开放的开拓者之一。

  据统计,目前,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在粤投资企业约有6.18万家,占全省外资企业总数六成多;累计投资2600多亿美元,占全省引进外资总额近七成。据不完全统计,1979年至2017年间,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在广东捐赠兴办慈善公益事业项目超过4.5万宗,折合人民币超过532亿元。侨捐项目涉及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交通、社会福利、扶贫济困等各项事业。

  改革开放再出发

  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大有可为

  2017年7月1日,《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开局之年。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侨办主任许又声在此次合作交流会上表示,一年多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各项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等跨境大型基础设施相继开通或竣工,便利港澳同胞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都为推进大湾区建设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

许又声特别指出,粤港澳地区虽同属一个地理区域,但也存在着“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的特殊格局,其建设是中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枢纽和支撑。他希望海外侨胞朋友们充分发挥融通中外的独特优势,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积极推动大湾区与“一带一路”建设紧密配合,不断深化经贸、文化、教育、旅游、环保等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部长王福强博士在合作交流会上讲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关情况时提到:“有理由相信未来中国的改革再出发,牵引中国参与世界经济体系的主要平台就是粤港澳大湾区。”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等同于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特区,代表中国最高开放水平的战略平台。

世界领袖联盟总统委员会亚太区主席周泽荣表示,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迎来了“一带一路”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共建“一带一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外侨胞、港澳同胞责无旁贷,大有可为。

  2

  海外侨胞港澳同胞 为“一带一路”与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建言献策

  在交流会上,围绕“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题,嘉宾们各抒己见,纷纷提供“金点子”:

  陈汉士(泰国): “一带一路”扩大中泰机遇

  83岁的陈汉士先生如今依然坚守在为中泰人民搭建友好桥梁的岗位上。他表示,泰国是东盟的门户,“一带一路”的倡议给泰国人民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中泰政府合作建设高铁,华侨华人企业家更是商机处处,不落人后。“一带一路”还给泰国带来学华语热。年轻人懂华语更容易找到好工作,也有机会参与中泰合资合作事业,前途广阔。

陈汉士表示,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经开启,吸纳着世界各地高端人才和巨额投资。他相信在国家的支持下,粤港澳大湾区一定能建成为未来世界第四大湾区。

  陈幼南(香港):粤港澳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作为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主席,陈幼南认为“一带一路”提出于世界深刻变革之际,广东省与香港澳门两个特区迎来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大好时机,改革开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陈幼南表示,香港作为国家的特别行政区,因为历史原因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国家改革开放中扮演了融汇中外经济的重要角色。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今天,香港的经济枢纽角色不但没有减弱,而且得到强化和发挥,核心作用更加突出。他相信,随着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以及港珠澳大桥的通车,香港将迎来崭新的发展局面。

  刘艺良(澳门):推动澳门深入参与区域合作

  澳门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国家定位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来自澳门的刘艺良在座谈会上表示,澳门地域狭小,经济结构较为单一,要实现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离不开与周边地区和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而“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澳门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

  据刘艺良介绍,近年来,澳门归侨总会将融入和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列为会务重点,与“引进来、走出去”紧密结合。此外,澳门侨界还充当“超级联络人”的角色,推动了澳门企业与内地企业携手投资海外,包括柬埔寨、缅甸等沿线国家。

  对于如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刘艺良表示,澳门在大湾区中的功能定位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商贸合作服务中心、中葡文化体验中心及区域业态创新中心。这四大中心将激发澳门的创新活力。

  范群(美国):粤港澳迎来大湾区发展时代

  早年在旧金山湾区工作生活,现又回到广州创业,范群对粤港澳大湾区这一政策的感悟很深。他认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世界级湾区凭籍着自身资源和港口群,抓住了三次科技革命历史机遇相继形成并崛起,分别形成了金融、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为其主要特点。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优势、经济体量、人口规模、土地面积与世界三大湾区相比毫不逊色,但在人均水平、研发投入、产业结构、科技创新等层面仍存在不小差距。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现代金融、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的定位,借鉴旧金山湾区发展经验,粤港澳大湾区未来有望成为第四个世界级湾区。

范群表示,为了服务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这个战略目标,粤港澳三地需要在借鉴旧金山湾区硅谷经验的基础上,从自身实际出发,加强人才、金融、产业、交通等协同建设。必须积极招才引智,形成“人才洼地”,造就“产业高地”,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区域新引擎。

  陈毅松(美国):完善资本市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陈毅松表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名列世界第二位。当前,经济发展正在进行着深刻的发展模式变革,此刻,广东需要新视野和新思维。广东省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和开拓者,粤港澳大湾区可以在国家新时期的经济转型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他认为,广东需要完善资本市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他从自主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发挥金融资本市场以及建立社会信用评估体系等方面出发,探讨粤港澳大湾区资本市场的建设与完善。

  李强(葡萄牙):“一带一路”助推中葡蓝色经济

  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企业对葡萄牙的投资总额约达90亿欧元,涵盖能源、金融、保险、通信、民航、水务等领域,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2017年,中葡“蓝色伙伴关系”正式建立,对于中葡两国海洋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使发展蓝色经济、保护海洋环境、推进全球海洋治理的共同理想真正付诸实践。

  李强表示,葡萄牙中华总商会的五位会长联手成立了葡萄牙POAO集团。他们希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通过自身在葡萄牙的商业网络、丰富的社会资源等优势。未来,他们希望能担当起经贸合作的“桥梁”作用,推动中葡两国双向经贸互利合作,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与“引进来”的葡萄牙企业与人才,在葡萄牙这个商业战略要地提供对接平台。

  李开运(马来西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共同开拓海外市场

  李开运在会上提到,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后,受到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重视,尤其是马来西亚卓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点,在这倡议下大有作为。马来西亚企业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已不陌生,甚至可说已掌握并且已积极参与在内。

  李开运所在的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是马来西亚国内华裔商会的联合总机构,同时领导着代表马来西亚三大民族、外资及厂商联合会的马来西亚全国总商会,也备受国内外工商组织高度重视,在“一带一路”推广工作上也是不遗余力。他们除了为马来西亚政府和工商界的参与提出不少建议外,近年来多次主办中马两国企业交流与对接会,以促进企业跨境合作,撮合可靠的合作伙伴,共同开拓海外市场。

  3

  我与广东40年 ——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的 广东故事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为集中展示、全面再现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参与、支持广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巨大贡献,大力弘扬“念祖爱乡、重信明义、敢为人先、团结包容”的“粤侨精神”,广东省侨办主办、省政协外事侨务委员会协办、广东华侨博物馆承办的“海外侨胞港澳同胞与改革开放40年专题展”于9月19日下午在广东华侨博物馆开幕。

  在随后举行的改革开放40周年的座谈会上,与会嘉宾与大家分享了他们与广东改革开放40年的点点滴滴:

  余国春(香港):

  作为香港同胞,我有幸见证了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回顾40年的经历,我深刻体会到,我们的事业和个人发展一直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

  我认为,对改革开放最好的纪念,就是继续深化改革。目前,国家改革开放已进入一个新时期。新时代赋予了我们新使命。作为香港同胞,我们应当认真思考和确立新定位,更加自觉地配合国家的新部署,在联系海外华侨华人的工作上,不仅要开拓新的资源网络,还需要付出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古润金(马来西亚):

  我是马来西亚人,属于第三代华裔。25年前中山市的领导来到马来西亚,欢迎我有时间时回家乡看看。这样一个机缘,让我重新回到了家乡。我第一次回到中国是1992年,回来后,各级侨务部门对我们大力支持,让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成立完美公司。

  过去,侨商带来或引来中国国内建设急需的资金与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理念,创造了大批就业岗位;现在,随着中国科技发展和管理理念更新,侨商也要开始考虑自身技术的更新换代,紧跟时代潮流,继续奋斗在改革开放的前沿。总之,中国改革开放,海外侨商既是投资者,也是受益者;既是共建者,也是共享者。

  梁冠军(美国):

  我自1982年移居美国,30多年来在美国的发展,从建筑业做起,到商业、房地产业,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商业范畴。当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可以回报故乡时,我逐渐将事业和关注点转回广州甚至国内更广阔的天地。先是投资办厂、捐资助教,后来投资餐饮、教育等多个行业。

  我们这一代华侨华人都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也是见证者和参与者,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我们无比期待看到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成果。与当年离开广州去纽约时不同的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步入正轨,我们的眼光已经放得更高更远。

  吴少康(南非):

  我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大潮的目击者、参与者,更是其中一个受益者。当年,我受惠于祖国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来到非洲创业,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做家用电器生意,在残酷的商业竞争环境中,我的实业规模一步步走向扎实和强大。二十多年来,趁着每次回国采购的机会,我总是喜欢走访广东省的一些城市,亲眼看到广东省各地日新月异的变化。

  展望未来,在中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广东省可以利用深厚的人脉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强开拓与海外各国的合作双赢之路。

  赵泰来(英国):

  我一度旅居海外数十载,也曾走遍全世界,但我始终心怀祖国,我的血脉、我的根始终扎在中国的泥土里,“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多年前,我遵从内心的呼唤从遥远的英国回到故土,誓要将家族留存的传统文化瑰宝送回祖国的怀抱,为祖国的文化事业略尽绵薄之力。为此,我花费十多年,将一件件文物历尽千辛万苦辗转运回中国,甚至卖掉伦敦的4处别墅筹集运费。我先后向中国历史博物馆、新华社书画院、北京唐风美术馆、广州市美术馆、广州市艺博院、番禺宝墨园·南粤苑等捐赠了6万多件古代艺术珍品。光阴似箭、白驹过隙,我的文化“义工”事业一做就是二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