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动交流 > 侨务访谈

广东省侨办副主任林琳谈廖乐年老师与“粤侨精神”

时间:2012-05-10 来源:广东侨网 【字体:

 

  2012年5月9日,我们请来了广东省侨办副主任林琳作客侨务访谈,就“廖乐年老师与‘粤侨精神’”的话题与网友进行交流。

 

 

  资料图:2011年7月14日上午,在梅州进行调研考察的省侨办林琳副主任(右)专程前往大埔探望了马来西亚回乡支教的华人廖乐年先生(左)。

 


  资料图:2012年4月22日上午广东省侨办副主任林琳(左)前往梅州市大埔县长教村,代表省侨办慰问日前被评为“广东好人”的马来西亚华人廖乐年老师(右),并将印有“广东好人 粤侨楷模”八个大字的锦旗赠送给廖乐年老师。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上月《南方日报》重磅推出马来西亚华人廖乐年回乡义教义助的系列报道,在海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期的侨务访谈,我们请来了广东省侨办副主任林琳,就“廖乐年老师与‘粤侨精神’”的话题与网友进行交流。


  林琳: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非常高兴有机会通过广东侨网,与网友们进行交流。

 

  主持人:上月底您陪同国侨办组织的“中央媒体广东侨乡走基层”记者团到大埔县长教村采访了廖乐年老师,记者们对廖老师有何评价?


  林琳:4月24日是星期天,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新华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网络电视台、中新社等八大中央媒体15名记者,7点钟从梅州出发,驱车两个小时赶去大埔县长教村采访廖乐年老师。当时廖老师正在公祠里上课,学生挤满了公祠,记者们静悄悄走进课堂,仔细观察廖老师上课和学生们听课的情形。下课后,记者们抓紧采访廖老师和他的学生。中午吃饭时,记者们还边吃饭边采访廖老师。这些央媒记者,许多是走南闯北的资深记者,个个见多识广、火眼金睛,他们在去采访前都做足了功课,采访时向廖老师抛出各种问题。在陪同央媒记者的几天时间里,我不断与他们交流对廖老师的看法,他们一致的看法是:廖乐年老师坚持山区义教10年,事迹真实,精神感人,可信、可学;廖老师的做法,具有典型性,值得向国内外受众宣传报道。因此,各家媒体都纷纷发出了对廖老师事迹的报道,并被国内外多家网站、报纸采用。


  主持人:在《南方日报》推出廖乐年老师系列报道前,省侨办是否知道廖乐年老师的事迹?


  林 琳:这个问题,央媒记者也问过我。去年春节后我看了《南方日报》刊登的该报记者关于廖老师事迹的简要报道后,觉得廖老师的事迹符合“南方.华人慈善盛典”慈善人物的评选标准之一,便在7月14日带队去长教村走访探望廖老师。当时一去到翠轩公祠前,我就被眼前的一幕震憾了:静静的公祠前面,晒着很多张床垫。廖老师对我说:那是为开学做准备,到时候一些外地来的学生要在那里住宿。当时,廖老师带我看了他上课的公祠、他和学生们住宿、做饭、吃饭的地方,甚至还看了他用过的摩托车和汽车。我同廖老师进行了详细交流,了解他回乡支教以及其他方面的情况,了解他今后的想法。当时我觉得,廖老师作为第三代华裔,能够回乡支教,而且坚持了10年,十分难得;廖老师为人善良、朴实,回乡支教不为名利,教学方法独特有效;廖老师事迹丰满感人,除了支教还帮助改变村容村貌,帮助村民致富。我还了解到,廖老师与当地融合较好,当地村民、学生和干部都对廖老师给予高度好评。于是,我们以省侨办名义,推荐廖老师参加“2011南方.华人慈善盛典”慈善人物的评选。由大学校长、省直单位领导、社会名人等担任的评委,也为廖老师的事迹所感动,一致投票评选廖老师为“2011南方.华人慈善盛典”表彰的10个慈善人物之一。之后,南方电视台专门派摄制组到长教村采访廖老师,制作播出了专题节目。11月18日晚在中山纪念堂隆重举行的“2011南方.华人慈善盛典”颁奖典礼上,廖老师受到了表彰,他和他的学生们得到了现场观众持久热烈的掌声。


  今年《南方日报》在“走转改”活动中,廖老师的事迹引起了该报高层的高度重视,张东明总编辑亲自带队去长教村走访廖老师,他们出发的当天我与张总编一行会面,介绍了廖老师的事迹。张总编实地走访了解廖老师的事迹后,觉得廖老师的事迹真实感人,值得加大力度宣传,于是再派3名记者到长教村驻村一周,近距离、全方位接触、了解廖老师,在此基础上,该报推出《山乡好人廖乐年》系列报道、评论和视频,使廖老师的事迹更为广泛传播,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主持人:廖老师的事迹现在已广为人知,长教村乃至大埔县以前对廖老师有什么评价?


  林琳:虽然廖老师最近才成为广东乃至全国的“名人”,但他在大埔早已很有名气。上月我去长教村时,村长把2002年起该村编印的一叠村报《长声》送给我,里面每期报纸都刊登有廖老师的事迹,如2002年7月23日、2005年7月28日、2008年10月5日的《长声》,都是用了第一版整版刊登廖老师的事迹。2006年,廖老师上了长教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发布的“光荣榜”,成为村里的“十好”人员之一。村里对廖老师给予高度评价,称赞“乐年老师的奉献精神,成为全村人民的楷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2008年大埔县授予廖老师“道德楷模”(5人之一)称号。


  主持人: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经常回乡做慈善,国内也有许多人做慈善,廖老师的慈善做法,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林琳:廖老师做慈善有几个突出的特点:一是长期性。廖老师做做慈善不仅亲力亲为,而且坚持了10年,还要继续做下去,这非常难得。毛泽东同志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做好事”。廖老师做了一辈子的好事,在国外当教师那些年,他也是一直在免费开办补习班。二是多样性。廖老师不是单纯做某件好事,不是为特定某个人,而是做不少不同样的、有意义的善事。他不仅支教  助教,助困扶贫,还言传身教,帮助村民转变观念,改变村容村貌,带动村民发展致富。三是针对性。廖老师做慈善,注意把慈善与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强,如帮助村里修路,是因为村里有需求、有积极性,所以他牵头去做,这样既能解村民之难,又不会浪费资源。四是前瞻性。他做慈善主要不是为了解决某个个体一时一事之困,而是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着眼于村民的“造血”致富。五是带动性。廖老师以前做教师,退休后靠退休金生活,光靠他个人的收入是难以支撑他在长教村做的善事的,但他善于联络组织、带动和利用社会资源,如向自己国外的学生、朋友“化缘”,联系争取国外大学生来做志愿者,甚至他教过的学生都成为他的助手,村民、村干也都成为他做慈善的支持者、参与者。因此,廖老师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背后有一群“粉丝”在支持和支撑着。六是快乐性。新华社记者采写廖老师的报道,把廖老师称为“快乐而‘富有’的‘平民慈善家’”,道出了廖老师慈善的一个特点:快乐做慈善,带给大家快乐。廖老师给学生上课,始终带着笑容,始终手舞足蹈、声情并茂,不会让人感到枯燥无味,这也是他能够吸引众多学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廖老师既做慈善,又懂得享受生活;既在慈善中得到快乐、得到满足,又把这种快乐传递给别人。这种快乐慈善,可以说是慈善的最高境界。


  主持人:朱小丹省长在3月21日全省侨务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提出要总结提炼“粤侨精神”,你能否谈谈廖老师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粤侨精神”?


  林琳:广东华侨出国早,有较长的华侨史,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粤侨精神”。对于“粤侨精神”,我没有很多研究。但我觉得“粤侨精神”应该体现粤籍华侨的传统和特质,具体应该包含“敢为人先、崇文重教、团结友好、念祖爱乡”等方面。


  “敢为人先”是指华侨对外敢闯敢干,始终开拓进取,通过艰苦拼搏在外站稳脚跟,生存发展,取得了成就,并为所在国的独立、建设、发展、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对国内,则传播新思想、新观念,参与革命与建设,在许多方面敢做敢为,创造了近代史以来许多第一,推动了国家、社会的进步。廖老师回到山乡办英语班,以及所做的慈善行为,在当地是开先河的,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体现了粤侨“敢为人先”的精神品格。


  “崇文重教”是指华侨华人非常重视中华文化,注重对子女的教育。过去的华侨,大多没有上过学或只受很少的教育,吃尽没有文化的苦头,因此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那怕自己节衣缩食,哪怕有多大的困难,都要想方设法让子女受好的教育。时至今日,华文教育是海外华社关心重视的重要问题,华文教育对在海外延续中华文化、增进华裔新生代的族裔认同有重要意义,因此海外侨胞、侨团十分重视开展华文教育。廖老师作为退休教师,深知教育的重要,因此他回乡做慈善,也是首先从教育入手,既教人英语,又教人做人的道理,引导乡人转变观念,这是“崇文重教”精神的体现。


  “团结友好”是指粤侨对内对外都讲求团结,注重与当地人民友好相处。粤籍侨胞在海外成立很多侨团,开始是为了帮助乡亲,敦睦乡谊,促进乡亲的团结互助。后来扩大到与其他籍贯侨胞、侨团的团结合作,大家联合一起举办活动,甚至形成了许多世界性、区域性的侨团。粤籍侨胞遵守当地法律和文化习俗,与当地人民友好相处,积极主动融入当地社会,与当地形成了和谐的关系,赢得了当地人民的尊重。廖老师回乡支教做慈善,从外国、从发达的大城市回到广东一个边远、落后的小山村支教,一开始不可避免存在文化差异等问题,但他与村民、村干相互了解、相互磨合、相互适应、相互支持,相互团结友好,形成了一个和谐的好环境,这是非常难得的。


  “念祖爱乡”,以前的提法叫“爱国爱乡”,由于现在海外乡亲90%加入了外国籍,笼统提“爱国”既不方便也不妥当,因此提“念祖爱乡”比较合适。这个“念祖”的“祖”,可以有多重解读,“念”的既可以是自己的祖先,也可以是祖国、祖籍国。“念祖爱乡”这四个字,非常符合华侨的历史和传统。华侨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三祖”(即祖宗、祖乡、祖国),一旦有能力、有机会,他们就会反哺祖国和家乡,支持祖国和家乡的建设发展。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有那么多华侨支持和参与,作出那么大的贡献,充分体现了广大华侨对祖国的赤子之爱。改革开放以来,有那么多侨胞回来投资创业、捐办公益、扶贫助困,也是基于爱国爱乡的情怀。尤其令人感动的是,许多第二、第三代华人,甚至不少人连华语都不会听、不会说,有的连具体祖籍地都不知道,也牢记祖辈的嘱托,拖儿带女,扶老携幼,回来寻根问祖。这些都是华侨华人“念祖爱乡”的具体体现。廖老师是马来西亚第三代华裔,只懂英语不懂华语文,原本对祖辈家乡一无所知,只记得母亲老叨念要他记住的祖籍地的地址,便在退休之年回到祖籍家乡义务支教,而且一干就是10年。在廖老师身上,很好地体现了粤侨“念祖爱乡”的情怀和特质。


  主持人:现在每年都有不少侨胞回乡做慈善,您觉得廖老师的慈善模式可否复制?


  林琳:粤籍侨胞有支持家乡公益慈善事业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已接受侨捐超过470亿元,兴办了3万多宗侨捐项目,侨捐对广东尤其是开放头20年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现在广东虽然富裕起来了,成为经济强省,但还有欠发达地区,还有不少弱势群体、困难群众,还有政府照顾不到、照顾不了的地方,因此广东还是需要和欢迎侨胞的慈善捐赠的,事实上近几年广东每年接受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的慈善捐赠就超过10亿元。但是,做慈善的人是多种多样的,慈善的模式不应该也不可能只有一种或几种做法。类似廖老师所做的一些具体事情,如支教、助学、扶贫等等,是普通人可学、可做的,也正因此,廖老师的事迹具有普遍意义。但做慈善不一定要去复制别人的模式,因为做慈善的人情况不同,面对的受体、环境也不尽相同。学习廖乐年老师,主要是学习他的精神,具体的慈善做法还是要从本人、当地的实际出发。


  主持人 :非常感谢您百忙之中来到广东侨网接受我们的采访。


  林琳: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