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教育志愿者 李汉宁
本文作者李汉宁(中)给亚庇书艺协会赠送自已撰写的教材
以书会友,情重于山
亚庇书艺协会是沙巴州最大并具学术实力的书法团体,第一次与协会接触那是两年前。2014年7月,我来到亚庇中学负责书法营的教学工作,受当地董联会的安排,由亚庇书艺协会秘书长张少纶老师来负责我生活上的安排和协助我的教学。因为首次在沙巴授课,那个营有学生、也有老师参加,对学员完全不了解,所以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实施过程都由张少纶老师来协助完成。我曾经对张老师开玩笑说,教案是您的,讲授是我的。因为有张老师的帮助,那一次教学取得很大的成功,《亚洲时报》给我做了两个版的报道。
在张少纶老师的热心安排下,亚庇书艺协会理事会隆重宴请我,并举行笔会交流活动。初次见面,理事会成员让我感到像多年的老朋友一样亲切,他们平和、谦逊、友善,让我一下子融入他们的圈子里。黄文章主席代表理事会对我的来到表示热烈的欢迎。我们无话不谈,他们向我介绍自己的祖辈是中国广东、福建一带来的,对祖辈成长地还有零零星星的认识。因为有相似的文化观,不知不觉中,我们完全没有陌生感了。我们在笔会中,共同挥毫,各显所长,在融洽的气氛中得到相互促进和提升。庇书艺协会让我在海外如在家一样的自在和温暖,这一份中华情,文化心,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我这一次再度赴沙巴支教,除了深圳市侨办给予的支教任务之外,最主要的是,想见见亚庇书艺协会理事会的老朋友们!
身怀绝技,言行低调
在我的猜测里,海外的华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一定是陌生的,然而当我与亚庇书艺协会理事会交流之后,我才知道自己猜错了。理事会成员中,各自的文化水准很高,他们对中国书法的历史有较好的研究,对当代中国书坛也时常关注,所以,他们所知道的一些信息对我可能还会陌生。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对他们身怀绝技却保持低调,感到羞愧。
书艺协会的黄文章主席,平易近人,有宽阔的胸怀,一心为理事会成员的发展和当地书法的繁荣,身体力行,所以沙巴州近年来的书法热有他很大的功劳。虽然已是65岁年纪,笔会上却精神抖擞地挥毫。他的书艺功底深厚,行书笔力遒劲,奔放自如,令人赞赏。从亚庇到200多公里外的古达,7月4—8日中马书法教学交流营每一站的教学,他都陪同鼓劲,或处理书法营事务,或参与指导学生,始终保持着愉快的心情,与他共事从不觉得累。他对我很体贴,从古达教学回来,我和他喉咙都半哑了,但知道我爱吃榴莲,他连续两晚带我出去吃,并教我喝榴莲壳的水防上火,我品够了多个品种,深感满足。
周有才副主席,性格直爽,多才多艺,能言善辩。有他在的场合,其乐融融,时不时还会有很有趣的事情发生。两年前第一次笔会上,他用一玫古钱币当印章反盖到作品的背后,从正面看朦朦胧胧,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真有创意。据他介绍,他早年就读于台湾文化大学,在当时的汉语课中,因为自己的繁简体字书写混乱,考试不及格,所以后来对文字的书写下不少功夫,难怪他辨字能力很强,能写一手老辣的大篆。因为思想上比较活跃,他的行草书意趣横溢,很有感染力。值得一提的是,在中马书法教学交流营古达站的教学,他“忽悠”学生的本领一套一套的,让我深受启发。
张少纶秘书长是理事会里最年轻的小伙,性格温顺,善解人意,知书达礼,是生活中人见人爱的那种个性,他写得一手漂亮的颜体楷书,在海外的年轻人中,能有他那样的楷书功底,是不多见的。他在书法上最强的还是他的书法教学,在沙巴州的各级书法比赛中,每一次大奖大多都是他的学生拿走的。如果不是接触过他的学生,我是不知道他对学生的训练还是有很多超术的。在书法营里,我忽然发现有好几个学生训练时,头上有一个小小而精致的布包,开始我以为是当地特殊民族的装饰品,后面才知道为了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少纶老师专门出的超,把布包放在头上,姿势不对时,布包会掉下。难怪这些学生的身姿挺直,平静安稳,少有分心。
书协副秘书长伍锦麒,性格随和,温文尔雅,博学多才,具有绅士风度。这次在沙巴是第一次见面,他主要负责书法课的材料准备、分发,给大家泡茶端水,我给学生示范时,他负责在书写板上张贴书写纸等。起初我以为他是学校的后勤人员,后来才知道他是留学日本的高材生,是一所学校的日语教师,我为他埋头伺候我的教学而感到内疚。他对人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人敬佩!我授课两天后候咙沙哑了,他当晚回家帮我泡制叶绿素,第二天真好转了。别看他外表文静,书写时却激情四射,笔下筋健骨挺,力透纸背,令人羡慕。他在笔会上所用的茅龙笔,我是第一次见到,见他写的笔画生动有趣,我也试了试,但笔却不听使唤。
书协财政许兼逢,和蔼可亲,诚实稳重,诚恳谦虚。他擅长楷书和行书,他和有才副主席的作品一同在国际华人书法展赛中多次崭露头角,在马来西来已有不小的名气。他的颜体楷书,功力深厚,笔画果断,意态从容,在古达站的教学示范中,深得学生的喜爱。他的行书,笔画随势而生,结构和章法出奇制胜,体现了他独特的才情与智慧。在前年的结营典礼上,他所写的大字行书,心手双畅,气势雄浑,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而深受到大家的好评。我在公民小学的硬笔书法课上,他虚心地在台下练习,让我深受鼓舞!
书协理事邓百显,今年已68岁,是一位朴实善良的老人家,他对人热情友好。在前年的书法营里,我第一天讲授硬笔书法,到台下指导学生时,看到他一笔一画地书写,有人向我介绍他是书艺协会的理事,当时我以为他是书艺协会派来协助培训的,他却说自己是真心想学一学,因为难得有中国老师到沙巴授课,而且硬笔书法的技法对他很新鲜。这一次中马书法教学交流营,他一半是听课学习,一半是参与管理工作。他那谦虚的个性,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他一手端庄浑厚的楷书,真是后生们学习的好榜样,他在书法营上给我的支教工作及时提出了不少的有价值的建议,让我收获不浅,心存感谢!
深知我心,助我长进
作为深圳推广课程《中小学书法教学法》的主持人,因为近几年一直在中学里教书,到小学里授课的机会很少,此次到沙巴支教,我希望能接触更多的小学生,同时也希望在教师书法培训方面,多一些尝试。正值我的《中小学书法理论知识趣谈》出版不到一周,我对中小学书法教学激起了新的探索欲望,同时对华文地区的文化考察有了更强烈的兴趣。
在沙巴短短的一周支教里,每一节课,我都对中小学生、教师的书法基础状况、学习状态、学习效果做了仔细的观察。通过与他们对话交流,得知了他们的愿望、他们的能力,了解到书法在学校的地位,为今后我对海外华人地区书法教学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无论是在书法营的教学,还是笔会交流中,亚庇书艺协会理事会的朋友们都知道我此行的目的,他们的话题都会不约而同地转移到中小学书法教学法方面来。他们把自己的宝贵经验传授给我,提醒我去搜集各种教学图片,记录各种教学问题、共同分析和总结中马两国书法教师授课的各自优缺点,因此,我的带回了满满的收获。
上一次在沙巴的支教完全是我一言堂,这一次是中马书法教师交流授课,我们从中取长补短。对我来说,真正得到的是学习,学习马来西亚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因此,我有很大的提升。(本文于2016年7月20日发表于马来西来《诗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