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塞·切斯·切科拿出了随身带着的父亲“华侨登记证”的复印本与哥哥相认
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在哥哥的带领下,何塞·切斯·切科偕同夫人前往祖屋
在哥哥的带领下,何塞·切斯·切科偕同夫人按照当地村民的习俗先后在南岗谢公祠和自家的祖屋进行了拜祭。
在哥哥的带领下,何塞·切斯·切科偕同夫人按照当地村民的习俗先后在南岗谢公祠和自家的祖屋一一进行了拜祭。
在祖屋参观
何塞·切斯·切科偕同夫人与家乡亲人在谢公祠前合影留念
广东侨网讯 应国侨办邀请,何塞·切斯·切科先生作为多米尼加侨领访华团的团长于4月10日至20日偕同夫人等一行9人到广东、重庆和北京访问。
何塞·切斯·切科(Jose Chez Checo)先生,1949年出生于多米尼加,1975年毕业于圣多明各自治大学,获历史学硕士,1996年成为皇家历史学会下属多米尼加历史学会成员,曾担任该学会秘书长、主席,2005年被任命为国家大事委员会总统顾问;曾多次参加世界各地历史会议,出版过《多米尼加历史中的郎姆酒》、《多米尼加历史版图》、《多米尼加电讯业新闻业的发展》、《历史全集》等多部著作。
4月11日上午9:30,在开平市外事侨务局的引领下,访华团所乘座的大客车缓缓来到村口。此时,只见一位村民在车子的前面一边燃放鞭炮一边领车进村。在鞭炮声中和数十位村民的掌声中,车子在南岗谢公祠门面的开阔地停了下来。
何塞·切斯·切科与哥哥谢伦富平生从未谋面,相见之时哥哥已是78岁的老人了,现有4个儿子、8个孙子。兄弟相认时,老人家说:他是1932年出生的,2岁那年,父亲出国,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8岁那年,母亲也去世了。何塞·切斯·切科说:他对哥哥的记忆,源自50多年前的某一天,记得有一次父亲指着相片里的一个年轻人对他说“这是你的哥哥,他在中国”。从那时起,他就盼望着能有机会见见自己的哥哥。说到这里,何塞·切斯·切科拿出了随身带着的父亲“华侨登记证”的复印本,上有他父亲的一些个人资料和相片。相认无误后,两位老人紧紧地拥抱一起,激动的泪水脱眶而出。此情此景,让所有在场的人都为之感动,但此时谁也没有说话,大家都在默默地为他们祝福。最后,还是做哥哥的先说了话:没想到还能见到弟弟,真是好开心!好开心!弟弟紧接着说:几十年了,我一直都想念你,希望能见到你,今天终于见到了,真是太让人感动了。
在哥哥的带领下,何塞·切斯·切科偕同夫人按照当地村民的习俗先后在南岗谢公祠和自家的祖屋一一进行了拜祭。随后,哥哥把他的儿子、儿媳、孙子依次向弟弟和弟媳作了介绍。弟弟向在场的众位亲人赠送了红包作为回礼。接着,各位侄儿以家庭为单位与初次见面的叔叔、婶婶合影留念,还在祖屋旁边和公祠前面集体合影留念。
村委会的领导向何塞·切斯·切科赠送了记载着他父亲姓名和辈分的谢荣山族谱一套三册作为纪念,同时希望他能把族谱继承下去,有时间的话多回家乡看看。尽管何塞·切斯·切科和夫人都不懂中文,但他非常高兴地接纳了这份礼物,并表示他还会回来的。
弟弟要走了,哥哥领着一家老少送到车旁,两位老人又再一次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真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啊!在家乡亲人依依不舍的挥手示意中,我们的车子缓缓离开了村子。在好长的一段时间里,何塞·切斯·切科没有说话,眼眶含着感动与激动的泪水,似乎还沉浸在平生第一次兄弟相逢的回忆之中。
当天下午,访问团参观了广东华侨博物馆,作为历史学家的何塞·切斯·切科认为:广东华侨博物馆丰富多彩且富有教育意义,它让人们认识到世界各地中国移民的历史。
晚上,黎静副主任代表省侨办设宴款待了访问团一行。
在随后的时间里,该团先后参观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六榕寺、陈氏书院,以及畅游了珠江。广州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举世闻名的名胜古刹、精湛的岭南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以及珠江两岸美丽的夜景给客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月13日,该团结束了在粤的行程,前往重庆继续访问。话别时,何塞·切斯·切科代表全团成员感谢广东侨办所给予的热情接待和精心的安排。他还说:“这次来华访问,回到了家乡,见到了家乡的亲人,做了父亲几十年来想做但没能做到的事。这次寻根的经历令我终生难忘。”他打算回去后把这次寻根的经历书写出来,并表示今后会更多的关心当地华人社会的事情,同时为促进中国和多米尼加人民之间的往来多做友好工作。(海交会办公室 冯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