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 > 热点资讯

聚侨惠民情犹浓 和美侨乡向未来

时间:2022-03-27 来源:汕头融媒 【字体:

  百载商埠,春华正茂。往昔,潮汕先辈乘坐红头船漂洋过海艰苦创业;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情系桑梓的海内外潮人投身家乡建设。进入新时代,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深情期望,激励着每一位潮人,因侨而立、因侨而兴的汕头经济特区开启了新的春天。

  走近侨乡汕头,不管是见证近代华侨过番出外和回家的小公园开埠片区,还是遍布全市让海外赤子魂牵梦系的侨村,乃至红头船的故乡——樟林古港,处处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诉说着乡愁浓浓的侨乡故事,迈着坚定的步伐擘画新时代聚侨惠民的和美侨乡。

  小公园开埠区活力迸发

  风雨中的小公园开埠区,焕然一新的中山纪念亭、风格独特的骑楼建筑,还有开埠文化陈列馆、侨批文物馆、汕头海关关史陈列馆、中央红色交通线汕头中站旧址陈列馆,以及老妈宫戏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它们历经岁月洗礼,侨乡元素历久弥新、更为夺目。

  “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是见证近代潮汕华侨出发回家的地方。以前华侨都要从现在的老妈宫前面的港口过番远洋到南洋讨生活,而那时华侨回家的地方就是现在的潮海关旧址。”金平区地方志办公室史志股副股长张耀辉告诉记者,小公园的建设规划和华侨息息相关,1923年,时任汕头市政厅长萧冠英就是在海外留学的,他把国外先进的规划城市管理经验带到汕头小公园。“小公园众多的骑楼建筑、西方建筑和潮汕传统建筑,都是海外华侨在外创业之后回家投资兴业的见证。”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小公园开埠区的“侨”字文章在深化在拓展。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小公园开埠区保育活化工作,围绕中山纪念亭等核心地标,有机融合了非遗展示、非遗文创活化、美食体验、红色教育等主题元素,打造“民俗特色文化”经济圈,并通过“戏亭印象”等文化惠民活动,逐步树立起小公园的经济文化品牌,丰富了市民和游客的精神生活及消费业态,让汕头老城区焕发新活力。每逢节假日,这里吸引了四面八方游客慕名前来打卡,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地”。

  “最美侨村”乡愁浓浓

  乡愁,不管时间多久,是每一位侨胞挥之不去的精神印记。

  侨村是每一位海外乡亲血脉和根魂的起始原点,是广大海外赤子魂牵梦系的精神家园。我市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根脉传承,唤醒乡愁记忆,挖掘、整理、提升侨村人文景观,讲好侨村故事,先行打造一批具有潮汕文化特色又兼具侨文化元素的“最美侨村”,以根文化凝聚侨心。这是汕头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题中应有之义。

  漫步濠江区广澳街道东湖社区,这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著名侨乡依山傍海,环境优美,随处可见古榕、古巷、古碑以及中西结合的特色建筑,侨味浓郁,古风新韵扑面而来……东湖社区素有“番客村”之称,现有旅外乡亲约1.3万人。近年来,广大侨胞热心家乡建设,已捐资捐建约6亿元兴建学校、牌坊、环村路、文化广场等一批项目。

  东湖社区全长约1公里的原村排水大沟,如今分段打造“奇石公园”“小舟亭”“邹鲁桥”“下涝妈亲水庭园”“塔榕园”等,中间“侨连四海 情系东湖”八个大字赫然醒目,成了村民游客休闲的景观水廊。“这几年东湖环境变美了,侨元素也更加丰富,我们也真真切切享受到了发展带来的福利。”今年73岁的东湖社区乡众理事会理事长李秋和由衷道。

  在东湖侨博馆,一封封侨批、一张张海员证,年代已久的收音机、挂钟、煤油灯等等,馆内的每件展物,都诉说着动人心弦的华侨故事。

  “侨博馆原来是一处占地170平方米的闲置侨屋,该房屋由东湖社区海外先贤李月德、李喜德兄弟于1948年建造。”东湖社区党委委员林钊告诉记者,社区通过修旧如旧,打造侨博馆,展现东湖历史人文和侨史,旨在激励后代,记住乡愁,铭记侨胞奋斗的拼搏精神,更好地建设家乡。

  “社区将依托古村和侨乡优势,围绕‘一心、一街、五区’的定位规划,坚持党建引领,突出做好‘侨’文章,以打造‘最美侨村’为契机推进社区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打造集‘文、商、旅’为一体的全新东湖,推动乡村振兴。”林钊信心十足地说。

  红头船故乡古韵重生

  走近“红头船精神”的发源地——东里镇樟林古港片区,古港河碧波荡漾,仰望“扬帆起航”的仿真红头船,参观永定楼聆听侨批背后的感人故事,真切感受澄海潮侨文化、体验特色乡村魅力。

  樟林古港是1860年汕头开埠前的粤东第一大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和“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之一,同时也是广东省南粤古驿道示范段、汕头市“海丝申遗”点。近年来,澄海区东里镇以“和美侨乡”“文化振兴”为主题,逐年拓宽凿深樟林古港古驿道保育活化、侨乡资源平台和文旅融合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东里镇在推进樟林古港保育活化工作中,通过打造‘海丝侨乡’、弘扬华侨文化,搭建与华侨华人的精神纽带,构筑凝侨心聚侨力汇侨智的‘侨’头堡,吸引更多的侨企侨商侨资关注家乡发展、参与家乡建设、投资家乡产业。”东里镇文化股股长吴庆连告诉记者,东里镇还依托樟林古港的自然禀赋和优势资源,以发展乡村旅游作为突破口,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和乡村旅游、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吸引一批又一批的海外侨胞、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未来,东里镇将整合樟林古港与周边历史文化资源,延伸拓展古港保育活化区域线路,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体验、商业服务等新兴业态,真正实现历史、文化和旅游的记忆传承与产业融合。


作者:刘文钊 编辑:张梅 发表日期:2022年03月27日 来源:汕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