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 > 学习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重要讲话心得体会——一名普通海外支教老师的经历与感悟

时间:2020-11-02 来源:广东侨网 【字体:

库拉索华文学校       柯小玲老师


  喜闻习总书记10月12日至13日先后潮州和汕头考察,并且做出了很重要的讲话:华侨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爱国、爱乡、爱自己的家人。这就是中国人、中国文化、中国人的精神、中国心。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建设跟我们有这么一大批心系桑梓、心系祖国的华侨是分不开的。

  看到习总书记在潮州古城牌坊街和市民们热情交谈时,又让我想起那年八月份也曾经走过那熟悉的街头巷尾。我那时是抱着一颗学习的心态去的。我总觉得自己出国支教,身上懂得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还太少了,怕自己“才”不配位,寻思着技多不压身。最终又鼓起勇气,坐了几个小时的车,换了几种交通工具到达了潮州。因为我自己是学非洲手鼓的。在一次非洲手鼓特训的时候认识了一位有缘的年轻人。说起来,也还真是有缘。原来他是潮州鼓響社的一位教练,这个潮州鼓響社的二十四节令鼓国内外有名。还曾助力过我们茂名市在2017年参加央视的魅力中国旅游城市比拼中取得了当年的魅力中国城冠军。这次本打算去拜访鼓社的师傅教我中国鼓的。但因为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到这么优秀的鼓技,却在社长李康迪师傅那听闻:廿四节令鼓,又称二十四节令鼓,是马来西亚华人社的创作,内容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令为创意,结合中国南方广东狮鼓和传统书法艺术的特点,气势磅礴,鼓舞人心。廿四节令鼓是对中华文明的继承和创造,如今已成为在亚洲华人世界许多大型节庆、宴会的重要表演环节。这些中国文化在世界上流动,无不是我们侨胞们的智慧、辛勤、努力而实现的。如,习总书记所说:这就是中国人、中国文化、中国人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潮州时指出,潮州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以潮绣、潮瓷、潮雕、潮塑、潮剧和工夫茶、潮州菜等为代表的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记得我在牌坊街的潮瓷店看到一套印有国徽的国宾餐具,当时看到如此精致美观的餐具真的感觉神圣,又高档。没想到我远赴万里之遥的库拉索支教后,有幸被威廉斯塔德的总领事邀请到官邸参加晚宴时,居然看到同款餐具,当外宾们称赞着来自我们中国的潮瓷的时候。那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起。

  在潮州的那三天,我还见识到了真正的中国四大名绣(潮绣)。看到如此立体精美、栩栩如生的潮绣,让我一度度地挪不开步、移不开眼。目之所及,精美得让你不敢相信这是由我们潮州的绣娘们一针一线绣出来的“画”儿。绣娘们告诉我,她们刺绣作品经常被“邀”到国外展览。潮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是数不胜数。走在牌坊街里,你看到很多老老小小的手艺人在专心致志地做着手工,那种传统手工文化氛围会自然而然地吸引着您静静地观看的,偶尔您也会被邀请喝着潮州功夫茶来讨论着手上古老而传统的手工艺文化。你会很奇怪,潮州是中国最大的侨乡,但是你又会发现这里却仍然有着最传统最古老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和历史文化,并没有因为外国文化的入侵而失去我们传统手工艺文化的色彩,这不就很好地证明:我们中国源远流长的古老文化是经得起历史和其他文化的冲击和洗礼的。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里唯一没有历史断层的文明古国,也是因为中国人有一颗坚韧的传统的中国心。

  那年游学时,还跟潮州有名的麦秆艺术家学习了麦秆手工艺品制作。我把在潮州亲自制作的麦秆画带来了库拉索,赠送给了库拉索华侨华人们最尊敬的库华总会的容宇庭主席。突然觉得自己做了一个跨越时空的牵线。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建设跟我们有这么一大批心系桑梓、心系祖国的华侨是分不开的。

  说到中国两大著名的侨乡,除了潮州,还有江门。很荣幸的,我被外派到了库拉索这个小岛,遇见了这么一群善良勤劳,热情好客的江门侨胞(库拉索这里的侨胞以江门人为主)。在这里我深刻体会到了习总书记所说的话。海外侨胞们真的很爱国,很爱家乡:如,在今年1月份知道我国疫情严重,需要外援的时候。库拉索侨胞们马上响应华侨总会的召集“献出你的热情,伸出你的援手,积极参与募捐,为武汉灾区,为我们国家战胜灾难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捐口罩回国内资助国内一线医务人员抗击疫情的活动。除了参与集体大额定向捐赠武汉灾区之外,我们个人在海外四处收集很多医疗防护用品,想方设法地往国内自己的家乡寄去。如,容宇庭主席自己还悄悄地往江门家乡寄回去十万口罩;我也搜集到两箱口罩寄往我的家乡茂名市人民医院;后来一聊开,才知道我那留日工作的闺蜜也搜集了一些防护服寄回国……那时我们海外朋友圈全都是往国内寄医疗防护用品的声音,感觉每个人都在努力着,生怕自己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不能做得更多一些。时时刻刻关注着武汉和家乡的疫情发展,那是我们的日常主题。那时候的我们真真实实地感受到那种前所未有如此强烈的: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担当感。这就是习总书记的说:华侨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爱国、爱乡、爱自己的家人。

  许多外国人说我们中国人没有信仰,其实——他们错了!我们中国人的信仰——就是爱国!

  深圳40周年庆祝大会的第二天(10月15日)恰逢江门的“云上世青会”。在江门的世界青年云聚中,很多侨胞们积极地回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40周年讲话中对侨胞们的肯定和期望。很多侨胞发言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激发了他们的桑梓情怀和爱国热情。表达出将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做好境内外友好合作的热心牵线者、中华文化的优秀传播者,携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贡献力量。以“爱国、进取、勤劳、包容、开放”的侨乡精神,继续传承百年薪火相传的华侨文化基因,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增进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以及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要贡献。祈愿祖(籍)国不断发展进步,人民安居乐业!咱们继续守望相助,发挥中国人的精神、永葆中国心!

  带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带着看完深圳40周年庆祝大会的激情,还有我们江门侨胞举办的“世青”会的总结心迹。在上中文课的时候,我又跟我校的华侨华人子弟回顾了国内深圳40年的高速发展和讲述了他们祖辈父辈们与祖国的深厚感情励志故事一个个。很多同学们在感慨中国的高科技发展的同时,都情不自禁地说:好想回祖(籍)国看一看啊!看到孩子们的那种渴望和好奇,那一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自豪着,也为祖国未来充满希望欣喜着。

  日常,驻守在海外万里之遥的我,时时回看这段新闻,再三研读习总书记的讲话,依然激动澎湃的我——脑海像穿越时空似的回想起2018年出国支教前到现在的与侨胞关联的经历。我知道我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我现在的工作虽然艰苦,但十分有意义。接下来,我要继续学习贯彻好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今后的支教工作和回国教学中践行,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不忘记自己一个中国人的身份、一个教育者的责任、一个青年人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