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网讯 端午节即将来临,又到了吃粽子的季节!东莞市中堂镇不少居民家里,已经提前进入了包粽子环节,或是自家品尝,或是送给亲朋好友,或者将水乡粽子拿来销售,让大家一起品尝传统美食的美味。
今年,除了传统咸肉粽、碱水粽外,还有西米粽也受到年轻人的喜爱!而与许多人家里煮粽子不同的是,水乡中堂三涌村弟姨包的粽子,坚持用柴火来煮,味道更清香,也更能保留传统风味。
除了咸肉粽、碱水粽,今年还新增了西米粽
中堂镇三涌村郭有弟(弟姨)是位包粽子的能手。离着她的工作坊还很远,就已经能闻到煮粽子的香味。端午节临近,她早早地开始了包粽子的工作,不少人已经向她预定了今年的水乡中堂粽子。
今年已经60岁的弟姨,在工作坊里忙碌着,一旁的锅炉下,柴火正旺,锅盖下不时冒出热腾腾的诱人清香。桌子上摆满了包得饱满匀称的粽子,弟姨说,这是老客户预定的全蛋黄绿豆咸肉粽,有200多条,连夜包好,当天煮。现在正是粽子产销旺季,弟姨平均每天要做200多条,有时为了赶订单还要加班加点。
弟姨手很巧,她熟练地卷粽叶、装糯米、包馅料、裹粽叶、缠粽线……动作一气呵成,在她的一双巧手下,一堆食材转眼变成一个个诱人的粽子。弟姨从小跟着妈妈学包粽子,多年来凭借娴熟手艺、用料实在、做法传统,不但赢得了街坊的喜爱,也积累了一批客户。弟姨包粽子的调味配方根据多年经验积累形成的,馅料都是自己腌制的,主要有咸蛋黄、肥肉、白糖、绿豆等,米是选用进口的泰皇香糯米,重量平均保持在约3两5一个,市场价5—6元一个。
除了传统的咸肉粽、碱水粽,弟姨还根据顾客的需求做起西米粽。西米粽又称水晶粽,和传统粽子最大的区别在于,水晶粽是用西米替代糯米,包裹着馅料。煮熟透后的西米会变成透明质地,口感软糯有嚼劲,很受年轻人的喜爱。
柴火煮粽子,更香甜
与现代许多人家里煮粽子不同,弟姨仍然坚持用柴火煮粽子。弟姨说,用柴火煮的粽子味道更清香,特别有传统风味。弟姨介绍,粽子不能用煤炉煮,火力不够大或者不均匀都可能影响粽子的口味。所以最好选用杧果树、龙眼树的树枝做燃料,在柴火上架起一个大锅煮粽子。通常粽子下锅后要煮够6小时才能出锅,每锅最多可煮200个粽子,中途还要加一两次水。粽子煮好后也不是直接放凉,而是要立刻用冷水至少冲洗10分钟才继续凉置。弟姨介绍,凉水过冷后的粽子吃起来口感更加弹牙、韧性足,而只有完整经历以上所有传统制作工艺的粽子,才能达到在常温下放置24小时后直接食用,口感依然有香糯、味醇的效果。
水乡人包粽子是个纯手工活,工序繁多,单备料腌制就非常讲究,但水乡人依然乐此不疲,只为这份对生活的美好寄托和乐趣。多年来,弟姨坚持传统手工制作,坚守传统的味道,每一颗粽子,都包含着她的一片匠心。一口下去鲜香松糯,齿间留香,满满是儿时的回忆和妈妈的味道。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蒋幸端 通讯员:邱发平
图/通讯员: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