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一江两岸,座座桥梁横跨其间,如同历史的纽带,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每一座桥都诉说着客家人逐水而居,向阳而生的悠悠岁月。
梅江桥是梅州标志性建筑之一,建成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春,是连接梅城南北的主要桥梁,而今九十余年过去,桥身几经修葺,仍坚固如初。
梅江桥几十年来都是贯穿南北的交通要道。
嘉应大桥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东端为梅江区江南,西端为梅县区华侨城,连接新老城区。
嘉应大桥建成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东端为梅江区江南,西端为梅县区华侨城。
剑英纪念大桥主跨如长虹卧波,连接江南江北。此桥以叶剑英元帅之名命名。桥上有仿古牌楼1座,造型典雅。
剑英纪念大桥主跨如长虹卧波,连接江南江北。
梅州大桥于1993年建成通车,西端为梅县区新城街道办事处,东端为梅江区三角镇,为G206线的一部分,桥墩粗壮,桥面宽阔,可容四车并行。
梅州大桥桥上车流如织,见证着梅州人忙碌的日常。
秀兰大桥东接S223线和学子大道,西接江南嘉应路和梅水路,于2006年2月10日正式通车。该桥总投资3400万元,其中港商梁亮胜捐资1200万元,所以以其母亲名字命名建造。
秀兰大桥东接S223线和学子大道,西接江南嘉应路和梅水路。
东山大桥横跨梅江河,东连梅汕公路,西接205国道,于1986年12月通车。
广州大桥连接芹洋半岛和站前东路、金燕大道,是连接江南新城和芹洋半岛的主干道,该桥为纪念广州梅州对口帮扶而建。
广州大桥连接芹洋规划路和站前东路、金燕大道,为纪念广州梅州对口帮扶而建。
客都大桥东接梅城江南客都大道、广州大桥,西接梅县区新城剑英大道至G205,于2018年12月建成通车。
客都大桥东接梅城江南客都大道、广州大桥,西接梅县区新城剑英大道至205国道,于2018年12月建成通车。
梅江河上,有老桥犹在,承载着历史文化;有新桥矗立,连接现实与未来。每一座桥都是一段时光、一份情感,跨越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承载着人们的脚步与记忆。桥下的水流了千年,桥上的人换了一代又一代。它们沉默坚韧不言不语,只是连接此岸与彼岸。
东山人行浮桥是连接东山教育基地与归读公园的观光人行桥,也是梅江河上的第一座人行浮桥。
文、图/梅州日报记者:吴腾江